七五印记 | 陈章彪:以青春之笔,绘就与总院共进的华章
2025.07.05 字号:

七十五载砥砺深耕,七十五载春华秋实。值此总院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,我们以文字为舟,以记忆为帆,邀请总院人打开时光的扉页,讲述那些与总院同频共振的成长故事——或许是初入职场时的青涩与憧憬,或许是攻坚克难时的汗水与荣光,又或许是见证历史变革的震撼与自豪。每一段经历都是总院发展长河中的璀璨浪花,每一份坚守都是时代奋进交响中的动人音符。

系列一

七五与共 时光信箱

在这里

有历史的沉淀,也有青春的锋芒

有传承的温度,更有创新的力量

让我们透过青年一代的视角

回望来时路,致敬奋斗者

在鲜活的故事中汲取前行的勇气

在共同的记忆里凝聚再出发的信念

愿这份属于总院人的精神图谱

激荡起每一位青年的热血与担当

以实干续写辉煌,用拼搏定义未来!


以青春之笔,绘就与总院共进的华章

2017年,当我怀揣着青涩的梦想踏入中材电瓷时,未曾料想,这段旅程竟会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璀璨的篇章。八载春秋,从工艺员到工艺主管,再到制造一部副经理,我与中材电瓷的脉搏同频共振,在技术的浪潮中砥砺前行,在创新的星空中追逐光芒。这段岁月,既是我个人成长的足迹,也是与中材电瓷携手共进的生动写照。

初入职场,我如同一颗初绽新芽的幼苗,在工艺员的岗位上感受着知识与实践碰撞的火花。那时,产品釉面针孔、桔釉等缺陷如顽疾般困扰着生产线,合格率的低迷如同阴云笼罩。我在师傅们的带领下夜以继日,在试验室与车间来回穿梭,如同在迷雾中探寻灯塔。最终,通过优化生产工艺,我们以智慧与汗水驱散阴霾,将合格率提升至新高。那一刻,我读懂了“工匠精神”的分量——它不仅镌刻在每一件精工细作的产品上,更流淌在每一位追光者的心血里。

2019年,我投身于棕釉在超宽隧道窑氧化焰气氛下的烧制工艺攻关。这是一场火与土的对话,出口标准的严苛要求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刃。我与技术中心的同事们以“精卫填海”的毅力,摸索配方参数,优化烧成曲线。当第一批棕釉试验品从隧道窑中缓缓拖出,那流光溢彩的釉面映照出的,不仅是技术的突破,更是一个青年技术员对“精益求精”四个字最深情的告白。

岁月如梭,2023年,制造一部的配方进行全面革新,让悬式绝缘子的劣化问题迎刃而解。这些成果背后,是无数次挑灯夜战的坚持,是无数次推倒重来的勇气。总院“科技报国”的初心与担当,如同北斗星般指引着我,在技术的瀚海中破浪前行。

八年的砥砺,让我从青涩走向成熟,从追光者成长为点灯人。我见证了坯料配方在指尖流转中化为成本节约的捷报,目睹了釉面缺陷在智慧的光芒中消弭无踪,更亲历了圆柱头订单从无到有的奇迹诞生。这些看似平凡的数字与成果,实则是“胸怀祖国的大我精神、敢为人先的攻坚精神、守正创新的探索精神和勇担使命的奉献精神”总院精神的具象化——它是实验室里永不熄灭的灯光,是车间里回荡的机器轰鸣,更是每一位总院人以青春为笔、以汗水为墨写就的壮丽诗行。

如今,作为制造一部的副经理,我深知肩头的担子重若千钧。但我更懂得,个人的成长从来不是孤立的孤岛,而是与企业的命运休戚与共的潮汐。总院用“材料强国”的宏愿为我们搭建了逐梦的舞台,而我们青年一代,当以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担当,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。

站在新的起点,我愿以赤子之心,续写与总院共进的华章。让每一次配方优化都成为对卓越的礼赞,让每一次技术攻关都化作对未来的承诺。我期待与更多青年同仁并肩而立,在中国建材总院这艘巨轮上,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驶向星辰大海,铸就新的传奇!